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欢迎大家,也恭喜大家抢到了这门课。”3月27日,复旦大学“周末先修学堂”开始第一堂课。在《能源与催化》课开讲前,主讲教师——复旦大学化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贺鹤勇告诉在座高中生,抢到课的人是幸运儿。
今年春节时,复旦大学发布预告:将开展面向上海市所有高中高一年级在读学生的“周末学堂——复旦大学拔尖学科高中先修计划”。一周前的3月20日10时,系统开放选课,880人的课程容量,几秒钟就被选满。
复旦周末先修学堂开课,设置专用通道。 除特殊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张慧 摄
教授鼓励学生转换思维
记者从校方了解到,周末先修学堂自3月18日开放报名一起学堂,有超过4000名高一学生注册报名,涵盖了上海市268所高中中的213所,最终,成功选课的学生来自全市144所高中。
复旦化学系主任贺鹤勇课堂
对贺鹤勇来说,给来自上海市不同学校的高中生上课,这还是第一次。要如何针对高中生的特点,衔接起高中和大学的知识?
“课程难度高于高中,低于大学。”贺鹤勇告诉记者,当天的3节课结束后,会给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知识面。
问卷共10个问题,包括“为什么选这门课?”“在中学和课外学习过哪些化学知识”,还有一个教学团队集体想的问题:对这节课有什么问题?此外,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上课反应,来调整教学的知识面。
借助先修学堂,贺鹤勇希望打破学生对化学的固有看法。据其介绍,这门课还将安排专门的老师,用3次课介绍先进的表征仪器。他希望学生们认识到,化学不是中学课堂上的瓶瓶罐罐,现代化学和物理、生物联系密切,有很多先进的实验技术。
首节课上,学生们表现认真,听到教授推荐书《普通化学原理》和《现代化学原理》时,不少学生快速记下。
“大学的课和中学的课要换一些思维,我希望多一点互动,越往上学越要开拓思维。”贺鹤勇几次鼓励学生,多回答问题。但面对提问,回应者寥寥。在向学生们提问电脑功率时,台下无人回答。“你们不说,我来说。”随之,教授给出了答案。
“上课时向老师多提问,多思考一起学堂,这是大学和中学的区别之处。”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蒋最敏同样强调这一点。他寄语学生,既然对这门课有兴趣,就应珍惜机会,学习就要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一定要通过思考、反思、提问,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
花式备课,带学生感受学科前沿风光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张军为大家带来了“如何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课程。
经济学院院长张军课堂 复旦大学融媒体中心 图
“希望这门课程能够让高中生们对经济学殿堂的神秘感消除,让他们知道其实经济学其实是很落地的,要把世界变得简单,可以琢磨,可以触摸,然后也可以量化。”为了上好这门课程,张军花了半个多月来准备,为了适应高中生的知识结构,他尽可能找寻合适的故事或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日常生活现象如何引发经济学家的理论思考。
为“中西文化交流史”备课时,姚大力也在思考如何用更好的方式给高中生讲课。他觉得,这门课的意图主要在于“展示”,“把有强烈兴趣的中学生带到学科前沿地带去走一走,感受一下那里的风光和气氛,向现有认识边界以外那个尚未被探明的神秘空间张望一番。”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姚大力课堂 复旦大学融媒体中心 图
设计课程时,他计划采取一种“复线式教学”的方式,以线上交流和堂上讲评方式辅导下的课外阅读,与堂上的全面讲授并行推进。“两条线,实际上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中西文化交流史。”
3月28日,物理学系教授沈健也将踏上先修学堂的讲台。为了带学生们领略最前沿的物理学知识,开拓视野、激发兴趣,他选取了凝聚态物理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
如何讲得生动易懂?他把多年积累的成果做了近百张图片和动画,几乎每一张PPT都通过图像或动画呈现出来。他选择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入课程,比如为什么手机和电脑尺寸不变,但功能和存储信息却能越来越大?这样的发展达到极限后应当如何寻求突破?
“周末复旦学生”还可进图书馆、进餐厅
周末先修学堂首推13门课,包括《中国文学的传统和特质》《中西文化交流史》《先秦诸子》《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等。一览教师名单,不乏有复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学界大咖担纲教学。
蒋最敏在介绍课程设置时提到两个特点,其一为“几乎是复旦最优秀的老师来教学”,二是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
2019年至今,复旦已有十个学科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周末先修学堂课程正是依托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基础医学、药学等复旦十个拔尖2.0基地开设。
谈起先修学堂设置初衷,蒋最敏希望,通过周末先修学堂,给予高中生一个自由选择,自主探索,自我体验大学优质教育的机会,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更好地培养基础学科学习的志趣,树立远大的目标,将个人规划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他也祝愿学生们能在复旦校园里增加学科知识储备,加深对学科前沿的认识,明晰自己的人生规划。
如贺鹤勇所说,选课学生可以说是“周末复旦学生”了。在体验优质教学的同时,学生们也可领略到大学校园文化,凭“复活码”,学生可在周末不受限制地进入图书馆、餐厅。
据了解,自2014年起,复旦大学与部分沪上中学试点合作,在高中基础教育阶段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新模式,力求建构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推出周末先修学堂后,将在更大范围,更深程度,创新探索大中学衔接培养新模式,从原有的复旦名师走入中学的形式,扩展到高中学子走入复旦校园,进一步强化高中学子与复旦大学的紧密互动。
非特殊说明,本博所有文章均为博主原创。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utengw.com/650.html
共有 0 条评论